至日听雨

至日听寒雨,今宵忆向曾。 漏催铜史箭,花灺木奴镫。 愁垒坚难破,骚坛峻可登。 苦吟无好语,白发已鬅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日:冬至日。
  • 漏催铜史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铜制箭形指示器,这里指时间流逝。
  • 花灺(xiè):灯花残余。
  • 木奴:柑橘的别称。
  • (dèng):古代盛放灯油的器具。
  • 愁垒:积聚的忧愁。
  • 骚坛:诗坛,指诗歌创作的领域。
  • 鬅鬙(péng sēng):头发蓬乱的样子。

翻译

冬至日听着寒冷的雨声,今夜回忆起往昔的情景。 时间在漏壶中匆匆流逝,灯花残余在柑橘旁的灯盏中。 忧愁堆积如山难以打破,诗坛高峻却可攀登。 苦苦吟咏却无佳句,白发已显得蓬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至夜听雨时的深情回忆与苦闷心境。诗中,“至日听寒雨”一句,即勾勒出时节与氛围,寒雨声声,触动心弦。后文通过“漏催铜史箭”等意象,巧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而“愁垒坚难破”则直抒胸臆,展现了内心的沉重与无奈。结尾的“白发已鬅鬙”更是以形象的语言,抒发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陶宗仪深沉的内心世界与高超的艺术造诣。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