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

好风何处来,天籁出众窍。 披襟怀楚台,击筑思高庙。 扶摇九万里,自谓一息到。 安知大鹏运,不满斥鴳笑。 终当谢蓬蒿,振翼绝海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籁(tiān lài):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 披襟:敞开衣襟,形容心胸开阔。
  • 楚台:楚国的台阁,这里指楚国的文化或历史。
  • 击筑: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奏乐。
  • 高庙:指古代帝王的宗庙,这里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历史。
  • 扶摇:形容风势迅猛。
  • 九万里:极言其高远。
  • 一息:一口气,形容时间极短。
  • 大鹏:传说中的大鸟,能飞得很高很远。
  • 斥鴑(chì yàn):小鸟,这里指目光短浅的人。
  • :辞别。
  • 蓬蒿:杂草,比喻平凡的生活环境。
  • 振翼:振翅飞翔。
  • 海峤(hǎi jiào):海边的山峰,这里指遥远的地方。

翻译

风从何处吹来,自然的声音从万物的孔窍中传出。 我敞开衣襟,心中怀念楚国的历史,奏乐时思念着古代帝王的宗庙。 风势迅猛,仿佛一口气就能飞上九万里高空。 但即便如此,大鹏的飞翔也未必能满足那些目光短浅的小鸟的嘲笑。 我终究要告别平凡的生活环境,振翅飞向遥远的海边山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风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高远的向往。诗中,“天籁出众窍”描绘了风的自然之美,而“披襟怀楚台,击筑思高庙”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后文通过大鹏与斥鴳的对比,讽刺了世俗的浅薄,同时表达了自己不甘平庸,渴望超越的志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