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观伯远将徙海陵介吾侄来索诗徐故家兵后流落三十年长子依许监仓客淮南因赘于海陵迎二亲就养坡公谓此事今无古或闻者也感叹之馀为赋二首
甲与吾同生,君子行一周。
少年各丰裕,岁晚怀百忧。
菜地古城下,我今手锄耰。
君当往海陵,绝江汎渔舟。
驾言彼就养,逝将老菟裘。
哀哉随阳雁,止为稻粱谋。
君看横江隼,万里凌高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徙(xǐ):迁移。
- 海陵:地名,今江苏泰州。
- 索诗:请求作诗。
- 故家:旧时的家族。
- 流落:漂泊失所。
- 赘(zhuì):入赘,男子到女家成婚并成为其家庭成员。
- 就养:侍奉父母。
- 菟裘(tú qiú):古代地名,借指隐居之所。
- 随阳雁:跟随太阳迁徙的雁,比喻追求温暖和食物。
- 横江隼(héng jiāng sǔn):在江上飞翔的隼,比喻志向高远。
翻译
甲与我同年出生,君子已经度过了一轮岁月。年轻时各自生活富裕,到了晚年却怀有百般忧愁。菜地在古城之下,现在我亲手耕种。你即将前往海陵,我将乘渔舟渡江。你此行是为了侍奉父母,打算在那里老去,隐居终老。悲哀的是,那些随阳迁徙的雁,只是为了稻粱之谋。你看那横江飞翔的隼,万里高飞,凌驾于高秋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徐观伯远迁居海陵的感慨与祝福。诗中,诗人回忆了与徐观伯远共同的过去,感慨时光流逝与生活的变迁。诗人以“随阳雁”与“横江隼”作比,既表达了对徐观伯远追求安稳生活的理解,也寄托了自己对高远志向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