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入杭呈王察判

中州人物古犹今,复见风流正始音。 当日乘骢持绣斧,他年化鹤度青林。 谁知救世安民术,即是求仙访道心。 鲸浪驾风吹未散,溪山何处独追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州:指中原地区。
  • 风流:这里指才华横溢,举止洒脱。
  • 正始音:指古代正始年间的音乐,这里比喻高雅的文化或道德风尚。
  • 乘骢:骑着青白色的马,比喻官员出巡。
  • 绣斧:古代官员的仪仗之一,这里指代官员的身份。
  • 化鹤:比喻成仙或去世。
  • 青林:青翠的树林,常用来比喻仙境或幽静之地。
  • 求仙访道:寻求仙人和探访道教的修行之路,比喻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
  • 鲸浪:巨大的海浪,比喻世间的动荡和困难。
  • 驾风:乘风而行,比喻行动迅速或超脱世俗。

翻译

中原地区的人物自古至今,再次见到那风流倜傥的正始之音。 当年骑着青白色的马,手持绣斧出巡,他年若能化作仙鹤飞越青翠的树林。 谁知救世安民的方法,其实就是追求仙人和探访道教的修行之心。 即使面对巨大的海浪和驾风而行的挑战,也未曾消散,何处溪山独自追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中州人物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古代风流人物的向往和对正始文化的推崇。诗中“乘骢持绣斧”与“化鹤度青林”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官员的威严与忙碌,后者则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的理想。最后两句表达了即使在动荡和困难中,也要坚持追求高尚理想和精神境界的决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