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范石湖白髭行后

渡江莫盛乾淳间,虞范诸贤鬓未斑。 功名草草负遗恨,老死不见巩洛山。 我近经行石湖路,范家水名王家墓。 风流一代竟澌尽,手泽何人为珍护。 直当慷慨论兴亡,奚暇悲歌叹衰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淳:指南宋乾道、淳熙年间,是南宋文化繁荣的时期。
  • 虞范:指南宋时期的文人虞允文和范成大,他们都是当时的文学大家。
  • 鬓未斑:指头发尚未变白,形容年纪尚轻。
  • 功名草草:形容功名来得匆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 巩洛山:指巩县和洛阳,这里泛指中原地区,南宋时被金国占领。
  • 石湖:指范成大的别号,他曾在苏州石湖隐居。
  • 王家墓:可能指范成大的墓地,范成大曾被封为王。
  • 澌尽:消逝,消失。
  • 手泽:指先人的遗物或手迹。
  • 奚暇:何暇,哪里有时间。

翻译

在南宋乾道、淳熙年间,渡江的文化最为繁荣,当时的文人虞允文和范成大还未白发苍苍。他们的功名来得匆忙,留下了遗憾,至死也未能见到被金国占领的中原巩洛山。我最近经过石湖路,看到了范家的水和王的墓地。一代风流人物已经消逝,他们的遗物又有谁来珍藏保护呢?我们应当慷慨激昂地讨论国家的兴亡,哪里有时间悲歌叹息自己的衰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宋乾淳年间文化繁荣时期的回忆,表达了对当时文人功名成就的遗憾和对国家兴亡的关切。诗中,“渡江莫盛乾淳间”一句,既是对那个时代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现状的失望。后文通过对范成大墓地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对先贤遗物无人珍护的感慨。最后两句则直接呼吁人们关注国家大事,不应沉溺于个人的悲叹之中,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