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龀侍诸父拜双峰祠堂未尝敢有题咏二十年来接武于玉堂瀛洲霜露之思缺然有腼近开平石长老兴废补仆光绍前闻遂述旧怀为六诗且伸叹仰

· 袁桷
经院辛勤日,千金记始兴。 雨荒虫蚀栱,壁坏鼠缘藤。 旧观丹青复,诸天锦绣承。 短檐增突兀,会见出卢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髫龀(tiáo chèn):指幼年时期。
  • 接武:指继承前人的事业。
  • 玉堂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境,比喻高雅的居所或学术殿堂。
  • 霜露之思:比喻对先人的怀念。
  • 缺然:遗憾的样子。
  • (miǎn):羞愧。
  • 开平石长老:指某位佛教高僧。
  • 光绍:继承并发扬光大。
  • 前闻:前人的事迹或教诲。
  • 述旧怀:回忆往事,表达怀旧之情。
  • 叹仰:赞叹和敬仰。
  • 雨荒虫蚀栱:形容建筑因年久失修而破败。
  • 壁坏鼠缘藤:墙壁破损,老鼠沿着藤蔓爬行。
  • 旧观丹青复:指旧时的壁画或彩绘得以修复。
  • 诸天锦绣承:形容天界的华丽景象。
  • 短檐增突兀:短小的屋檐显得格外突出。
  • 卢能:指唐代高僧卢舍那,此处可能指其智慧或成就。

翻译

在幼年时,我曾陪伴长辈参拜双峰祠堂,却从未敢有题诗留念。二十年来,我继承了前人的事业,身处高雅的学术殿堂,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却始终有所遗憾和羞愧。最近,开平石长老致力于修复废墟,继承并发扬前人的事迹,我因此回忆往事,表达怀旧之情,写下了这六首诗,并表达了我对前人的赞叹和敬仰。

诗中描述了经院历经辛勤岁月,虽然雨水的侵蚀和虫害使得建筑显得破败,但壁画得以修复,天界的华丽景象依旧。短小的屋檐显得格外突出,预示着未来会有像卢舍那那样的高僧出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的怀念和对前人事业的继承与发扬。诗中通过对经院破败景象的描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但同时也展现了修复后的壁画和天界的华丽,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复兴。结尾处对未来高僧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