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遁迹:隐居避世。
- 阊门寺:苏州的一座寺庙。
- 绳床:即禅床,坐禅用的简易坐具。
- 露滴花光:露水滴在花上,反射出光彩。
- 五采:五彩,指多种颜色。
- 月涵江影:月光映照在江面上。
- 塔千层:形容塔高,层次多。
- 石榴红帽:石榴花般的红色帽子。
- 明如火:形容颜色鲜艳,如火一般明亮。
- 海艾青毡:海艾是一种植物,青毡指青色的毡毯。
- 冷似冰:形容触感冷凉,如冰一般。
- 西山人物论:可能指西山(地名)的人物或历史讨论。
- 孤雁:孤单的雁。
- 残灯:即将熄灭的灯。
翻译
恩公隐居在苏州的阊门寺,想要离开禅床却感到无法动身。 露水滴在花上,反射出五彩的光芒,月光映照在江面上,塔影层层叠叠。 石榴花般的红色帽子鲜艳如火,海艾制成的青色毡毯冷凉似冰。 低头沉思西山的历史人物,独自听着孤雁的叫声,对着即将熄灭的灯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恩禅师隐居生活的静谧与深邃。诗中通过“露滴花光”和“月涵江影”等自然景象,展现了禅师所处的环境既美丽又超脱尘世。后两句通过对“石榴红帽”与“海艾青毡”的对比,以及“孤雁对残灯”的描绘,传达了禅师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师隐居生活的敬仰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