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怀来沙碛

· 袁桷
沙清圆石瘦,千里闻风声。 驱此觳觳车,索索莎鸡鸣。 远山列翠席,近坡环碧城。 高下各有险,辙迹那由平。 惊兔导我前,历录为之惊。 天低云摇荡,土旷尘纵横。 谬膺翰墨选,远行有期程。 回头望南坂,初月随风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沙碛(shā qì):沙漠。
  • 觳觳车(hú hú chē):形容车轮滚动的声音。
  • 索索:形容莎鸡(一种昆虫)的叫声。
  • 莎鸡(shā jī):一种昆虫,又称纺织娘。
  • 翠席:形容远山如翠绿的席子。
  • 碧城:形容近处的山坡环绕如碧绿的城墙。
  • 辙迹:车轮留下的痕迹。
  • 历录:形容惊慌失措的样子。
  • 谬膺(miù yīng):错误地承担。
  • 翰墨:指文学或书法。
  • 南坂(nán bǎn):南边的山坡。

翻译

沙漠中的沙子清晰,圆石显得瘦小,千里之外都能听到风声。我驱赶着发出“觳觳”声的车子,伴随着莎鸡“索索”的鸣叫。远处的山峦排列如翠绿的席子,近处的山坡环绕如碧绿的城墙。无论高低,每处都有其险峻,车轮的痕迹也无法平坦。受惊的兔子在我前方引路,它的惊慌失措让人感到不安。天空低垂,云朵摇曳,土地辽阔,尘土飞扬。我错误地承担了文学使命,远行已有既定的旅程。回头望向南边的山坡,初月正随风升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沙漠中的旅行体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声音描绘,展现了沙漠的辽阔与荒凉。诗中“沙清圆石瘦,千里闻风声”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沙漠的静谧与遥远。后文通过“觳觳车”、“索索莎鸡鸣”等声音元素,增添了旅途的生动感。诗的结尾,作者回首南望,初月升起的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意,也隐含了对远方的思念与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