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招真观二十八咏

· 袁桷
晓汲寒泉清,明月各在缶。 缶空不见月,引水复在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信州:地名,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
  • 招真观:道观名,位于信州。
  • 袁桷:元代文学家、书法家。
  • 晓汲:早晨打水。
  • 寒泉:冷冽的泉水。
  • :古代一种盛水的陶器。

翻译

清晨从冷冽的泉水中打水,明亮的月光各自映照在陶缶中。 当陶缶空了,月亮似乎也随之消失,但再次引水时,月亮又出现在手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清晨汲水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月光的意象,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诗中“晓汲寒泉清”一句,既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清新,又暗示了生活的简单与朴素。后两句通过“缶空不见月,引水复在手”的对比,巧妙地表达了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依存关系,即物质消失时,精神也随之消逝,但当物质重新出现时,精神也随之回归。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