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作诗。
- 马伯庸: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春思:春天的思绪或情感。
- 简继学: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洛花:洛阳的花,特指牡丹。
- 粟晕:像粟米一样的光晕,形容花瓣上的颜色。
- 金缕:金色的线条,这里形容花瓣上的纹理。
- 酥凝:像酥油凝固一样的质感,形容花瓣的质地。
- 玉杯:玉制的酒杯,这里形容花瓣的形状或颜色。
- 飞红:飘落的花瓣。
翻译
洛阳的牡丹花成千上万朵,每一朵都为你盛开。 花瓣上的光晕像是排布的金色线条,质地如同凝固的酥油,色泽如同玉杯中的美酒。 美丽的人儿骑马而来,仙子般的人物抱着琴走来。 不要学那些随风飘落的花瓣,一旦随风而去,便再也唤不回来。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天的洛阳牡丹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花的美丽与人的情感。诗中“洛花千万朵,一一为君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而“粟晕排金缕,酥凝烂玉杯”则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牡丹的绚丽与高贵。后两句通过“美人”与“仙子”的比喻,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同时“莫学飞红侣,随风唤不回”寓意深刻,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轻易放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友情的赞美。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
袁桷的其他作品
- 《 次韵马伯庸应奉绝句八首 》 —— [ 元 ] 袁桷
- 《 滦河 》 —— [ 元 ] 袁桷
- 《 伯庸开平书事次韵四首 》 —— [ 元 ] 袁桷
- 《 书怀寄从子瑛二首 其一 》 —— [ 元 ] 袁桷
- 《 立春日宿大清口舟中见新月二鼓雪作 》 —— [ 元 ] 袁桷
- 《 髫龀侍诸父拜双峰祠堂未尝敢有题咏二十年来接武于玉堂瀛洲霜露之思缺然有腼近开平石长老兴废补仆光绍前闻遂述旧怀为六诗且伸叹仰 》 —— [ 元 ] 袁桷
- 《 次韵王寅甫侍读莅醮长春宫 》 —— [ 元 ] 袁桷
- 《 春闺怨 》 —— [ 元 ] 袁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