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叔隆倦绣图

· 陈旅
龙绡碧幮挂秋水,藕风吹香团扇底。 琵琶弹歇宫昼长,钗落云边九雏紫。 二姝谁是薛灵芸,绣得金塘两鸳似。 宫奴夕殿唤更衣,露湿银床响桐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绡(xiāo):一种轻薄透明的丝织品。
  • 碧幮(chú):绿色的帐幔。
  • 秋水:比喻清澈的眼波。
  • 藕风:微风,因藕丝轻柔,故以形容风之轻柔。
  • 团扇:圆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多用于宫廷。
  • 琵琶:一种弦乐器。
  • 钗落云边九雏紫:形容女子头上的发钗,如同云边的九只小鸟,紫色。
  • 二姝:两位美女。
  • 薛灵芸:古代美女名。
  • 金塘:金色的池塘。
  • 宫奴:宫中的仆役。
  • 夕殿:傍晚的宫殿。
  • 更衣:更换衣服,此处指宫女为宫中贵人更换衣服。
  • 银床:银制的床。
  • 响桐子:指桐树的果实,因其落地有声,故称。

翻译

轻薄的龙绡帐幔悬挂如秋水般清澈,微风带着藕香在团扇下轻轻吹拂。 琵琶声停,宫中的白昼显得格外漫长,女子头上的发钗如同云边的九只紫色小鸟。 两位美女中,谁是传说中的薛灵芸呢?她们绣出的金色池塘中的鸳鸯栩栩如生。 傍晚时分,宫中的仆役唤来更衣,露水湿润了银制的床,桐树的果实落地发出声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宫廷中的倦绣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宫廷女子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诗中“龙绡碧幮挂秋水”等句,以物喻情,巧妙地传达出宫廷的华美与女子的孤寂。末句“露湿银床响桐子”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情感的细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和女性命运的深刻洞察。

陈旅

元兴化莆田人,字众仲。幼孤,笃志于学,不以生业为务。以荐为闽海儒学官。游京师,虞集见其文,称其博学多闻。荐除国子助教。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顺帝至正初,累官国子监丞卒。有《安雅堂集》。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