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姑苏杨维斗徐君和朱云子共邀舟游

朋聚远方乐,游从智者欢。 旷怀欣四美,通志恣千端。 舟破光天色,人惊静夜澜。 凉薰乘暮意,弦月挂初冠。 旅绪因秋引,家思得友宽。 敦情馀别后,岂曰比肩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停留,这里指停留作诗。
  • 姑苏:苏州的别称。
  • 杨维斗徐君和朱云子:人名,诗中的朋友。
  • 游从:随行游玩。
  • 智者:指有智慧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中的朋友。
  • 旷怀:开阔的胸怀。
  • 四美:指四种美好的事物,这里可能指美景、美食、美酒、美好的友情。
  • 通志:共同的志趣。
  • :放纵,尽情。
  • 千端:多种多样的事物。
  • 光天色:指天空的光亮。
  • 静夜澜:平静的夜色。
  • 凉薰:凉爽的香气。
  • 弦月:弯月,月牙。
  • 初冠:指初升的月亮。
  • 旅绪:旅途中的思绪。
  • 家思:对家的思念。
  • 友宽:朋友的宽慰。
  • 敦情:深厚的情感。
  • 比肩:并肩,这里指相聚。

翻译

朋友们从远方聚集,一起游玩让我感到快乐,与智者同行更是欢欣。我们怀着开阔的胸怀,欣然享受着美景、美食、美酒和美好的友情,共同追求着多样的志趣。船只划破了明亮的天空,人们在平静的夜色中惊叹。凉爽的香气伴随着夜色,弯月如初升的冠冕挂在天际。旅途中的思绪随着秋风而起,对家的思念在朋友的宽慰下得以缓解。深厚的情感在分别后依然存在,怎能说相聚是难事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远方朋友相聚游船的欢乐场景,通过“旷怀欣四美,通志恣千端”表达了他们共同享受美好事物和追求多样志趣的愉悦心情。诗中“舟破光天色,人惊静夜澜”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夜晚游船的宁静与美丽。结尾“敦情馀别后,岂曰比肩难”强调了朋友间深厚的情感,即使分别后也难以割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相聚的渴望。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