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亭对月述怀同散木赋

竹气荷烟冷不分,石泉汨汨夜深闻。 每随流去呼杯子,但觉风来扫树纹。 百亩池台唯贮月,一家生事只依云。 废庵枵木频栖止,渐喜从鸥不乱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汨汨(gǔ gǔ):形容水流声。
  • 呼杯子:招呼取酒杯,意指饮酒。
  • 枵木(xiāo mù):空心的树。
  • 栖止:停留,居住。

翻译

竹林的气息与荷花的烟雾交织,冷冷清清难以分辨,石间的泉水潺潺作响,深夜里听得格外清晰。常常随着水流声去取酒杯,只觉得风儿轻轻吹过,扫过树梢的纹理。百亩的池塘和亭台,只贮存着月光,一家人的生活全依赖着云朵。废弃的庵堂里,空心的树木常常成为栖息之地,渐渐地,我像海鸥一样,不再扰乱群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通过竹气、荷烟、石泉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每随流去呼杯子”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也隐含了对世俗的淡漠。后两句“百亩池台唯贮月,一家生事只依云”更是将诗人的生活理想化,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通过“废庵枵木”和“从鸥不乱群”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独立自由、远离纷扰的心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