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道

何处魏离宫,荒烟断苇中。 猎蹄晴捲雪,高隼怒盘风。 苑古梧桐秃,墙崩枸杞红。 空台与流水,想像旧帘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邺城:古地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曾是曹魏的都城。
  • 魏离宫:指曹魏时期的离宫,即皇帝临时居住的宫殿。
  • 荒烟断苇:荒凉的烟雾和断裂的芦苇,形容景象荒凉。
  • 猎蹄:指猎马的蹄印。
  • 晴捲雪:晴天时,马蹄扬起的尘土像雪一样。
  • 高隼:高空中的猎鹰。
  • 怒盘风:在风中猛烈地盘旋。
  • 苑古梧桐秃:古老的宫苑中,梧桐树已经秃了,没有叶子。
  • 墙崩枸杞红:墙体崩塌,枸杞树的红色果实显得格外醒目。
  • 空台:空无一人的高台。
  • 帘栊:指宫殿中的窗帘和门框,这里指代过去的繁华景象。

翻译

在何处能寻得曹魏的离宫,只见荒凉的烟雾和断裂的芦苇。 晴朗的日子里,猎马的蹄印扬起如雪的尘土,高空中的猎鹰在风中猛烈盘旋。 古老的宫苑中,梧桐树已经秃了,墙体崩塌,枸杞树的红色果实格外醒目。 空无一人的高台与流水,让人想象着过去宫殿中的繁华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邺城遗址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光的流逝。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荒烟断苇”与“想像旧帘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遗址的荒凉与过去的繁华。同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猎蹄晴捲雪”和“高隼怒盘风”,增强了诗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使读者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自然的壮美。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