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入秋寒已来,将夏春未至。 暖气与寒官,相值如相避。 麦田无寸青,山容添老悴。 古梅不敢开,何况桃李媚。 京师重拜客,酬荅有成例。 强起出西街,天风吼涛势。 飞沙涩齿牙,雾眼挥酸泪。 未必诸高官,不省尘霾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暖气:温暖的气候。
  • 寒官:寒冷的气候。
  • 相值:相遇。
  • 相避:相互避开。
  • :憔悴,形容植物枯萎。
  • 拜客:拜访客人。
  • 酬荅:应答,回访。
  • 成例:固定的规矩或习惯。
  • 强起:勉强起身。
  • :使口感不适,这里形容沙尘使口腔不适。
  • :空气中的灰尘和烟雾混合形成的混浊现象。

翻译

入秋以来,寒意已经降临,而夏天即将过去,春天还未到来。温暖的气候与寒冷的天气相遇,仿佛彼此避让。麦田里没有一丝绿色,山峦的面容显得更加憔悴。古老的梅花不敢绽放,更不用说桃花和李花去展现它们的娇媚了。在京城,拜访客人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回访也有固定的规矩。勉强起身,走出西街,天空中风声如涛,气势汹涌。飞沙走石,使牙齿感到不适,雾蒙蒙的眼睛挥洒着酸楚的泪水。即使那些高官显贵,也未必不知道这尘霾的气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过渡时期的自然景象和京城的社会风俗。通过对比温暖与寒冷的气候,以及麦田和山峦的枯萎景象,表达了季节交替时的凄凉感。诗中还反映了京城社交的繁琐和尘霾天气的压抑,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深刻感受。整体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