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别同方子公赋

望望鄂公坟,石龟与人齐。 冢前方丈土,浇酒渥成泥。 虽知生者乐,无益死者啼。 如彼坟前马,张吻不能嘶。 天地入海劫,志士合鸾栖。 曷为近汤火,为他羊与鸡。 孤山梅处士,事业未曾低。 西陵倡家女,松柏夹广蹊。 红粉是活计,山花足品题。 奚折稣公柳,策马度花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鄂公坟:指某位名叫鄂公的人的坟墓。
  • 石龟:指墓前的石制龟形雕刻,常用于装饰墓地。
  • 冢前:坟墓前。
  • 浇酒:古代祭祀时向地上倒酒以祭奠死者。
  • :湿润。
  • 生者:活着的人。
  • 死者啼:死者哭泣,这里指死者的悲哀。
  • 张吻:张开嘴巴。
  • 海劫: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后重新创造的过程。
  • 志士:有志向和抱负的人。
  • 鸾栖:鸾鸟栖息,比喻高洁的居所或伴侣。
  • 汤火: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羊与鸡:指平凡的生活或牺牲。
  • 孤山梅处士:指隐居在孤山,以梅花为伴的隐士。
  • 西陵倡家女:指西陵(地名)的歌女。
  • 松柏夹广蹊:松树和柏树夹道,指墓地道路两侧种植的树木。
  • 红粉:指女性的化妆品,这里代指歌女的生活。
  • 活计:生计,工作。
  • 山花足品题:山中的花朵足以作为评价的标准,意指自然之美。
  • 稣公柳:可能指某位名叫稣公的人种的柳树。
  • 策马:骑马。
  • 花堤:种满花的路堤。

翻译

远远望去,鄂公的坟墓,石制的龟形雕刻与人齐高。坟墓前的一方土地,浇酒湿润成了泥。虽然知道活着的人快乐,但无法减轻死者的悲哀。就像坟前的马,张开嘴巴却发不出声音。天地经历着毁灭与重生的循环,有志之士应当寻找高洁的伴侣。为何要接近艰难困苦,为了平凡的生活或牺牲?孤山上的梅处士,他的事业从未低落。西陵的歌女,松柏夹道的墓地道路。红粉是她们的生活,山中的花朵足以作为评价。为何要折断稣公的柳树,骑马穿过种满花的路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鄂公坟墓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死、志向与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石龟与人齐”形象地描绘了坟墓的庄严,而“浇酒渥成泥”则象征着生者对死者的哀思。诗人通过对“生者乐”与“死者啼”的对比,探讨了生死的意义。后文通过对“志士合鸾栖”与“汤火”、“羊与鸡”的对比,表达了对高洁志向的向往与对平凡生活的反思。最后,诗人以“孤山梅处士”和“西陵倡家女”为例,展现了不同人生选择的价值与意义,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