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吟

除夕既除春夕饶,焚香高拱度春宵。风出江声波发船,长歌顾影一凄然。 歌已歇,转悲吟。空有曲,孰关心。心不同,曲徒工。馀此调,入江流。 江流终相和,知音错向人间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除夕: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即春节前夜。
  • 春夕:春天的夜晚。
  • 焚香:点燃香料,常用于宗教或冥想活动。
  • 高拱:高高地拱手,表示尊敬或冥想时的姿势。
  • 凄然:形容心情悲伤。
  • 悲吟:悲伤地吟咏。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特指理解音乐或诗歌的人。

翻译

在除夕之夜过去后,春天的夜晚显得格外丰富,我点燃香料,高高地拱手,度过这个春天的夜晚。风从江面吹来,波涛拍打着船只,我长声歌唱,看着自己的影子,感到一阵悲伤。

歌声停止后,我转为悲伤地吟咏。虽然有曲调,但谁能真正关心呢?我们的心意不同,曲调再美也徒劳。我剩下的这些曲调,只能随江流而去。

江流最终会相和,但我却错误地在人间寻找知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春夜中的孤独与哀愁。通过“焚香高拱”和“风出江声波发船”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氛围。诗人的歌声和吟咏,表达了他对知音难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深刻体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