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无人

犬羊狼戾肆骄矜,旄头光影四飞腾。须臾万甲窥青海,唐突千骑环白登。 皇风广漠包胡越,恩许酋奴朝闉阙。丑类终难文德敷,阶舞羽干阃授钺。 天兵如日胡如霜,疾趋阳岭还定襄。还定襄,渭耻雪,渐次收边复扫穴。 樊侯横十万,卫国率三千。胡无人,敢逆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狼戾:形容凶狠残暴。
  • 旄头: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 :偷偷地看。
  • 青海:地名,今青海省一带。
  • 唐突:冒犯,冲撞。
  • 白登:地名,今山西省大同市一带。
  • 广漠:广阔无边。
  • 胡越:指北方的胡人和南方的越人,泛指边疆民族。
  • 酋奴:指边疆民族的首领。
  • 闉阙:指京城的城门。
  • 文德敷:以文化德行来感化。
  • 阶舞羽干:指宫廷中的仪仗队。
  • 阃授钺:指将军出征时的仪式。
  • 阳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定襄:地名,今山西省定襄县。
  • 渭耻雪:指洗雪渭水之耻,渭水是黄河的支流,这里可能指历史上的一次战役。
  • 扫穴:彻底清除敌人的巢穴。
  • 樊侯:指樊哙,汉初名将。
  • 卫国:指卫青,汉武帝时期的名将。

翻译

犬羊般凶残的敌人肆意骄横,牦牛尾装饰的旗帜四处飞扬。不久,敌人的万甲兵偷偷窥视青海,冲撞着千骑环绕白登。 皇家的风范广阔无边,包容着胡人和越人,恩许边疆民族的首领朝拜京城。丑恶的敌人终究不能被文化德行所感化,宫廷中的仪仗队和将军出征的仪式展现了威严。 天兵如同太阳,敌人如同霜雪,迅速攻占阳岭并收复定襄。收复定襄,洗雪了渭水之耻,逐渐收复边疆并彻底清除敌人的巢穴。 樊哙带领十万大军,卫青率领三千精兵。敌人无人能抵抗,因为他们敢于逆天而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边疆战事的场景,通过对比天兵与敌人的形象,展现了明朝军队的威武和敌人的凶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名和历史人物,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现实感。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和对敌人的蔑视。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简练有力,展现了明朝军队的英勇和国家的强盛。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