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坎

颓颜谢落红,飒鬓羞新绿。 情遣犹未空,果为时世促。 虚宇应共閒,沉忧何用酷。 失林思故枝,遇坎悲前躅。 怀初序屡移,转恨百年局。 即见乃如斯,况于心所触。 禽鸟声日繁,山川气久溽。 迷烟覆短墙,积雨漏朝旭。 起视百峰云,往断忽来续。 岂知云下人,畏天常自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颓颜:指衰老的容颜。
  • 飒鬓:指鬓发稀疏。
  • 时世:时代,社会。
  • 虚宇:空旷的宇宙,比喻心境。
  • 沉忧:深沉的忧愁。
  • 失林:失去的树林,比喻失去的家园或过去的生活。
  • 前躅:前人的足迹,比喻过去的经历或成就。
  • 怀初序:怀念最初的时光。
  • 迷烟:迷雾。
  • 积雨:长时间的雨。
  • 朝旭:早晨的阳光。
  • 百峰:许多山峰。
  • 畏天:敬畏天命。

翻译

衰老的容颜不再红润,稀疏的鬓发羞见新绿。 情感依旧未空,却因时代变迁而感到紧迫。 心境本应闲适,深沉的忧愁何须如此残酷。 失去家园思念旧枝,遇到困境悲叹过去的足迹。 怀念最初的时光屡次变迁,转而怨恨这百年的局面。 即使眼前所见已是如此,何况心中所感触。 禽鸟的声音日益繁多,山川的气息长久湿润。 迷雾覆盖了矮墙,连绵的雨滴漏进了早晨的阳光。 起身看向众多山峰上的云,它们断断续续地来去。 却不知云下的人,常常因敬畏天命而自我限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时代变迁的深沉感慨。诗中,“颓颜”、“飒鬓”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衰老,而“失林思故枝”则隐喻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迷烟”、“积雨”,诗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天命的敬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