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桃李花落尽戏为新句

天涯春色倍潇森,李白桃红共一阴。 每从飞花春不禁,东风作意过园林。 晓来光艳半沉沉,萦沙惹草日相侵。 珍重佳人拂袖襟,虚劳綵笔费搜寻。 朝朝暮暮倚花吟,花落相愁不自今。 每畏空枝细雨淋,岂知前树变鸣禽。 自在娇莺空好音,生憎舞燕别为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潇森:形容春色浓郁。
  • 飞花:飘落的花瓣。
  • 綵笔:彩色的笔,这里指诗人的笔。
  • 生憎:非常讨厌。

翻译

天涯的春色更加浓郁,李花和桃花一同盛开,形成一片阴凉。每当看到花瓣飘落,春天似乎也难以留住,东风有意地吹过园林。清晨时分,阳光半隐半现,沙土和草丛中的花儿相互缠绕。我珍惜这美景,轻轻拂去衣袖上的花瓣,却也徒劳地用彩笔记录这美景。日复一日,我倚着花儿吟咏,花儿落了,我便感到忧愁,这并非自今日始。我害怕空枝被细雨淋湿,却不知前方的树上,鸟儿已变换了鸣叫。自在的娇莺发出美妙的歌声,而我却非常讨厌那些别有用心的舞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园林中的景色与情感。诗人通过对李花、桃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诗中“飞花春不禁”一句,既表达了春天的无常,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后文通过对娇莺和舞燕的对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对世俗之心的厌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