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日立夏

春力不夏胜,夏力不春淩。 荐夏于天后,与春遂同升。 馀此一日位,授受何绳绳。 得序悠然退,自奉反无凭。 所立将为嗣,责卸非其称。 相彼朱明质,宣严日以承。 遂使氤氲泽,转见解阜能。 成兹作讹职,而得东南朋。 长物者夏功,于春本无矜。 得人者春德,于夏亦无增。 平开任让局,不第水火乘。 时情怀知己,真如有待兴。 迈往虽冲赫,炎光不遽蒸。 竭代终何见,乍从永昼徵。 长羸效厥司,南薰日腾腾。 始信转候力,俄遣惊时膺。 错行视兹节,感变获其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íng):超越,凌驾。
  • 绳绳 (shéng shéng):连绵不断,这里指连续的传承。
  • 得序:得到应有的顺序或位置。
  • (sì):继承人。
  • 责卸:责任和卸任。
  • 朱明:指夏季。
  • 宣严:宣扬和严格。
  • 氤氲 (yīn 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 解阜:解除困难,使事物顺利发展。
  • 作讹:进行错误的行为。
  • 东南朋:指东南方向的朋友或伙伴。
  • 无矜:不自夸。
  • 无增:没有增加。
  • 平开:平等地开放。
  • 不第:不仅。
  • 水火乘:比喻极端对立的事物。
  • 有待兴:有所期待,等待兴起。
  • 冲赫:冲动而显赫。
  • 炎光:炎热的阳光。
  • 竭代:尽职尽责的一代。
  • 永昼:漫长的白昼。
  • 长羸 (cháng léi):长期瘦弱。
  • 南薰:南方的温暖气息。
  • 腾腾:形容热气升腾。
  • 错行:错误的行动。
  • 感变:感受变化。
  • :恒常不变。

翻译

春天的力量无法超越夏天,夏天的力量也无法凌驾春天。将夏天献给天后,与春天一同升起。夏天多出的一天,传承是如何连续不断的呢?得到应有的位置后,自然退去,反而没有依靠。所立的继承人,责任和卸任并不相称。看那夏天的本质,宣扬和严格地继承着。使得浓郁的气息,转化为解决困难的能力。进行错误的行为,却得到了东南方向的伙伴。夏天的功绩,对春天本不自夸。得到人们的春天,对夏天也没有增加。平等地开放,不仅是对立的事物。时刻怀念知己,真是有待兴起。虽然冲动而显赫,炎热的阳光也不会立即升起。尽职尽责的一代,最终有何见解,突然从漫长的白昼中显现。长期瘦弱,效仿其职责,南方的温暖气息日日升腾。始信转候的力量,瞬间惊动时序。错误的行动看待这个节日,感受变化获得恒常不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春夏交替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中季节更迭的哲理。诗中,“春力不夏胜,夏力不春淩”一句,即表明了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力量和作用,无法相互取代。后文通过对夏天和春天的不同特性和功能的描述,强调了自然界中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和谐关系。诗的最后,通过对“错行视兹节,感变获其恒”的反思,表达了即使在变化中也能找到恒常不变的真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