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董才孺

漫道孤臣远,宁堪血泪殷。 重明回日驭,长路忆天闲。 列戍开中土,穷边峙故山。 岩居差未厌,何以破愁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臣:孤立无助的远臣。
  • 血泪殷:血和泪深红,形容极度悲痛。
  • 重明:指日光,比喻光明或明君。
  • 回日驭:日驭,指太阳,回日驭意指太阳重新升起,比喻希望或新的开始。
  • 天闲:天空的宁静。
  • 列戍:排列的戍楼,指边防。
  • 中土:中原地区。
  • 穷边:边疆的尽头。
  • 故山:故乡的山。
  • 岩居:在山洞或岩石间居住,指隐居。
  • 差未厌:差不多还未满足。
  • 愁颜:忧愁的面容。

翻译

虽说我这孤立无援的臣子远离故土,怎能忍受血泪斑斑的痛苦。 光明重新照耀大地,我在漫长的旅途中思念着天空的宁静。 边防的戍楼守护着中原,边疆的尽头耸立着故乡的山。 我隐居在山岩之间,虽然生活还算满足,但如何能打破这忧愁的面容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作为远离故土的孤臣,对光明与希望的渴望,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重明回日驭”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而“长路忆天闲”则透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末句“岩居差未厌,何以破愁颜”则反映了诗人虽隐居山林,但内心的忧愁仍难以消解,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