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寇陷吉安诸孝廉自公车南还者弃舟走他道间关仅达而余姻家冯介孚步自东崖轻舟径度余闻而壮之兹道出螺川览观形势想见夙昔经行之处可谓知兵矣因赋所怀以质介孚
大江日夜流,名城高翼翼。
云谁风鹤惊,俄为狂寇得。
舟行断往来,闻者皆失色。
黔驴技几何,胡然空惕息。
隔江有长道,遥遥如矢直。
行树相掩映,翠峦纷可陟。
矧伊恫喝初,馀威讵能极。
褒衣仍缓步,匪纾亦匪棘。
指顾俄出险,伟哉徵定力。
以兹审敌情,彼已云胡忒。
何当建高牙,群氛受徽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寇陷:敌人攻陷。
- 公车:古代官吏的马车,这里指官吏。
- 间关:形容路途艰难。
- 姻家:姻亲。
- 夙昔:往日。
- 质:询问,请教。
- 翼翼:形容城池的雄伟。
- 风鹤惊:比喻突如其来的惊吓。
- 狂寇:疯狂的敌人。
- 惕息:恐惧而屏息。
- 矧(shěn):何况。
- 恫喝:威胁。
- 褒衣:宽大的衣服,指从容不迫。
- 匪纾亦匪棘:既不松懈也不急迫。
- 指顾:一指一瞥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 徵:证明。
- 高牙:高大的牙旗,指建立大旗。
- 徽纆:绳索,比喻约束。
翻译
大江日夜不息地流淌,名城高耸雄伟。云间突然传来风鹤的惊叫,原来是疯狂的敌人攻陷了此地。舟行断绝了往来,听到这消息的人都吓得面无人色。黔驴之技又有多少,为何大家都如此恐惧而屏息。隔江有一条长道,远远望去像箭一样直。行道两旁的树木相互掩映,翠绿的山峦层层叠叠,可以攀登。何况敌人刚刚开始威胁,余威怎能持久。穿着宽大的衣服,步履从容,既不松懈也不急迫。一指一瞥之间,就已经脱离了险境,这伟大的定力真是令人钦佩。以此来审视敌情,他们的行为又怎能不令人怀疑。何时能建立高大的牙旗,让所有的敌人受到约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敌寇攻陷吉安的情景,以及诗人对姻亲冯介孚从容脱险的赞赏。诗中,“大江日夜流,名城高翼翼”展现了战乱中的壮阔景象,而“云谁风鹤惊,俄为狂寇得”则突出了敌人的突然袭击。后文通过对冯介孚从容不迫、智勇双全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知兵之人的敬佩,并寄寓了对未来能够制服敌人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战乱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英勇人物的由衷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