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铁马儿奉和云淙先生用韵

紫塞秋清朔气过,飞腾中夜意如何。 羞随立仗尸刍秣,欲佐悬刁誓枕戈。 驰道自依双阙近,班声遥听八鸾和。 南薰一奏胡尘静,铃阁雍容曳玉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塞:指长城。
  • 朔气:北方的寒气。
  • 立仗:古代皇帝出行时,仪仗队中站立的马。
  • 尸刍秣:指马匹被供养,如同尸体一般无所作为。
  • 悬刁:指悬挂的刁斗,古代军中用以警戒或传令。
  • 枕戈:枕着兵器,形容时刻准备战斗。
  • 驰道:古代供马车奔驰的道路。
  • 双阙:古代宫殿前的两座楼台,象征皇权。
  • 班声:指军队行进的声音。
  • 八鸾:指皇帝车驾上的八只鸾鸟,象征吉祥。
  • 南薰: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乐器,能消除战争。
  • 胡尘:指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 铃阁:指宫廷中的楼阁。
  • 曳玉珂:指贵族或官员出行时,随从拖曳的玉制装饰品。

翻译

长城秋高气爽,北方的寒气已经过去,午夜时分,飞腾的思绪如何? 羞于与那些只在仪仗队中站立,被供养如同尸体的马匹为伍,想要协助悬挂的刁斗,誓言枕着兵器准备战斗。 奔驰的道路自然靠近皇宫的双阙,远远地听到军队行进的声音,伴随着皇帝车驾上的八只吉祥鸾鸟的和谐之声。 南薰一奏,胡人的侵扰便平静下来,宫廷中的楼阁里,贵族们雍容华贵地拖曳着玉制的装饰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长城的宁静与庄严,通过对比立仗马与悬刁枕戈的马,表达了作者对于积极备战、保卫国家的决心与期待。诗中“南薰一奏胡尘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南薰乐器的传说,寓意和平的到来。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宁与尊严的深切关怀。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