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阳峡

双峰若人立,举手相攀摘。 步障四十里,恺崇势均敌。 浈水出其下,石窍怒奔激。 南去沧溟深,北上危峰逖。 磴道虽新凿,猿猱愁绝壁。 往年挂牵夫,山鬼至今嗅。 岭外多形胜,险易相撠掖。 从王未厌纡,禦侮贵其僻。 通道信云功,毋乃为张趯。 勖哉慎设险,罔俾生民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浈阳峡:地名,位于今广东省英德市境内。
  • 双峰:指峡中的两座山峰。
  • 步障:古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
  • 恺崇:指山势的雄伟。
  • 石窍:石头上的孔洞。
  • 沧溟:大海。
  • :远。
  • 磴道:石阶路。
  • 猿猱:猿猴。
  • 挂牵夫:指在山中劳作的人。
  • 山鬼:山中的鬼怪。
  • 撠掖:互相扶持。
  • 禦侮:抵御外侮。
  • 张趯:人名,可能指张骞,西汉时期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家。
  • 罔俾:不让。
  • 生民螫:百姓受苦。

翻译

两座山峰像人一样站立,仿佛伸手就能攀摘。 四十里的步障,山势雄伟,相互对峙。 浈水从山下流过,石头上的孔洞怒吼奔腾。 向南是大海深处,向北是遥远的险峰。 虽然新凿了石阶路,但猿猴也愁于绝壁。 往年山中劳作的人,至今山鬼还在嗅闻。 岭外有许多险要之地,险易相扶。 追随王者不厌其曲折,抵御外侮贵在偏僻。 通道确实有功,但不要像张骞那样冒险。 勉励大家谨慎设险,不让百姓受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浈阳峡的险峻景象,通过“双峰”、“石窍”、“沧溟”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艰险。诗中“步障四十里”、“磴道虽新凿”等句,既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也透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结尾处“勖哉慎设险,罔俾生民螫”,则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怀和对国家安全的深思。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