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临漳令王子声

垂头再哭哭声哑,长夜幽幽悲逝者。破玉锤珠可惜人,天何言哉无知也。 三哭眼酸泪枯欲流不得流,焚香告天愿天为我开咽喉。 颜渊鲁高士,胡为三十一而死休。灵均楚直臣,云何枯槁江潭望君门而媒蹇修。 云何为而投阁,贺何为而赋楼。渴何为而病马,癞何为而疾牛。 龙何愚而触网,鳌何细而随钩。山何卑而成水,海何升而为丘。 圣者不能言,愚者不能忧。释迦与老子,眯矇双白头。 即如王子声,高第十二秋。穷年只淹蹇,低眉拜督邮。 谗言复间之,刺心如戈矛。缠棺布三尺,栖身土一抔。 嗟乎子声,汝生不能一日牙牌黑须拱手长安道,又不能拂衣故园补缀先人草。 万里迢遥魄伴魂,一具瘦骨官送老。福君何其薄,夺君何其早。 和氏空有泣,楚国无以宝。天不平,地不平,吁嗟乎王子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哭临漳:指在临漳(今河北省临漳县)哭泣。
  • 破玉锤珠:比喻珍贵的东西被毁坏。
  • 颜渊: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早逝。
  • 鲁高士:指颜渊,因其为鲁国人。
  • 灵均:指屈原,楚国大夫,后因政治斗争失败而投江自尽。
  • 楚直臣:指屈原。
  • 媒蹇修:指屈原在《离骚》中自述的遭遇,意为因直言而被疏远。
  • 投阁:指扬雄因政治斗争失败而自杀。
  • 贺何为而赋楼:指贺知章因政治斗争失败而赋诗《回乡偶书》。
  • 渴何为而病马:指马因渴而生病。
  • 癞何为而疾牛:指牛因癞病而生病。
  • 龙何愚而触网:指龙因愚蠢而触网被捕。
  • 鳌何细而随钩:指鳌因细小而被钩捕。
  • 山何卑而成水:指山因卑微而变成水。
  • 海何升而为丘:指海因升起而变成丘陵。
  • 释迦: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
  • 眯矇:指眼睛模糊不清。
  • 牙牌黑须:指官员的服饰。
  • 拂衣故园:指辞官回乡。
  • 补缀先人草:指修补祖先的坟墓。
  • 福君何其薄:指命运对王子声的待遇多么不公。
  • 夺君何其早:指命运过早地夺走了王子声的生命。
  • 和氏空有泣:指和氏璧的故事,和氏因璧被毁而泣。
  • 楚国无以宝:指楚国没有珍宝。

翻译

低头再次哭泣,声音已经嘶哑,长夜中默默地为逝去的人感到悲伤。珍贵如破玉锤珠的人,为何天意如此无知。 第三次哭泣,眼中泪水已干,几乎流不出来,我焚香向天祈祷,希望天能为我打开喉咙。 颜渊,鲁国的高士,为何三十一岁就死去。灵均,楚国的直臣,为何在江潭边枯槁,望着君门而无人引荐。 为何要投阁,贺知章为何要赋楼。马为何因渴而病,牛为何因癞而疾。 龙为何愚蠢地触网,鳌为何细小地随钩。山为何卑微地变成水,海为何升起而变成丘陵。 圣人无法解释,愚人无法担忧。释迦牟尼和老子,眼睛模糊,双双白发。 就像王子声,高居第十二年。整年只能受困,低头向督邮致敬。 谗言再次介入,心如被戈矛刺穿。棺材上缠绕着三尺布,身体栖息在一抔土中。 唉,王子声,你生不能有一天穿着官员的服饰,拱手走在长安道上,也不能辞官回乡,修补祖先的坟墓。 灵魂万里迢遥,瘦弱的身体被官职送老。命运对你多么不公,夺走你的生命多么早。 和氏只能空泣,楚国没有珍宝。天不平,地不平,唉,王子声。

赏析

这首作品是袁宏道为悼念逝去的朋友王子声而作,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贤人与王子声的命运,表达了对王子声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天命不公的悲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命运的无奈。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