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侵晓:接近黎明。
- 闺人:指妇女。
- 礼忏:佛教仪式,礼拜与忏悔的合称。
- 残月:即将消失的月亮。
- 微微:形容光线微弱。
- 画幡:绘有图案的旗幡。
- 珠珞:璎珞,佛教徒佩戴的装饰品。
- 定后:禅定之后。
- 炉烟:香炉中升起的烟。
- 鹦鹉教来:指鹦鹉学舌,这里比喻教导。
- 持口戒:遵守不妄语的戒律。
- 莲华:莲花,佛教中象征纯洁。
- 裹心经:用莲花图案包裹心经,指将心经放置在莲花中。
- 梵音:佛教音乐,诵经声。
- 卧阁:指卧室。
翻译
接近黎明时,我看到妇女们在进行佛教的礼拜与忏悔。即将消失的月亮微弱地照耀着,星星点点,窗外的风吹动了绘有图案的旗幡上的铃铛。她们身上佩戴的璎珞重叠千条,禅定之后,香炉中升起一缕青烟。鹦鹉被教导遵守不妄语的戒律,莲花图案包裹着心经。佛教音乐唱响,声音清远,卧室中的人们如何能不从梦中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黎明时分妇女们进行佛教仪式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宗教仪式的庄严与宁静。诗中“残月微微散晓星”和“窗风吹动画幡铃”等句,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象和声音效果,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半部分通过对佛教器物和行为的描写,如“珠珞”、“炉烟”、“鹦鹉教来持口戒”和“莲华绣去裹心经”,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宗教色彩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