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吴城至马当湖江八景珠矶出吴城三十里

春水凝寒木叶濡,姑山风袅未秋殊。 缑城巨迹谁来往,雒浦溦波事有无。 遗舄于今看定履,冲流千载似前驱。 佳期夕望逾荒忽,眇眇愁予隔步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明代的一个城镇。
  • 马当湖:地名,可能为当时的一个湖泊。
  • 珠矶:指江边或湖边的石头,可能因形状或色泽似珠而得名。
  • 姑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缑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古代的一个城市。
  • 雒浦: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与古代的雒水有关。
  • 溦波:微小的波纹。
  • 遗舄:遗留下来的鞋,这里可能指古代的遗迹或传说中的物品。
  • 定履:固定的脚步,这里可能指留下的足迹或象征性的步伐。
  • 冲流:急流,这里可能指江河的流动。
  • 荒忽:遥远而模糊。
  • 眇眇:遥远的样子。
  • 愁予:使我感到忧愁。

翻译

春水带着寒意,木叶被水汽濡湿,姑山的风景在风中摇曳,虽未到秋天却别有一番风味。缑城那巨大的遗迹,谁曾来往其间,雒浦的微小波纹,那些传说中的事情是否真的存在?如今我们看到的遗留下来的鞋,似乎是古人固定的步伐,千百年来,急流似乎仍在继续前人的脚步。傍晚时分,我望着远方,感到一种遥远而模糊的忧愁,那遥远的距离使我感到忧愁,仿佛隔着一步之遥却难以接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江边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古代遗迹和传说的遐想与感慨。诗中“春水凝寒木叶濡”一句,既描绘了春水的寒意,又通过“木叶濡”暗示了湿润的空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后文通过对缑城、雒浦等古代地名的提及,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而“遗舄”、“定履”等词则巧妙地结合了现实与传说,增添了诗意的深度。结尾的“佳期夕望逾荒忽,眇眇愁予隔步趋”则抒发了对遥远距离的感慨和对过往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