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华中秘园亭上

东风杨柳濯青枝,暖日池台艳艳姿。 巧石疏花宜对酒,文窗香阁好弹棋。 饥来野鹤如人懒,饮去河豚亦自疑。 竹里辛夷差得似,天然一幅辋川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uó):洗涤,清洗。
  • 艳艳:鲜艳夺目的样子。
  • 文窗:装饰精美的窗户。
  • 香阁:香气四溢的楼阁。
  • 弹棋:一种古代的棋类游戏。
  • 辛夷:一种植物,即紫玉兰。
  • 辋川诗:指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因其隐居辋川而得名。

翻译

东风轻拂,杨柳枝条被清洗得青翠欲滴,暖阳下的池塘和亭台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精巧的石头旁,稀疏的花朵正适合对饮美酒,装饰精美的窗户和香气四溢的楼阁是下棋的好地方。 饥饿的野鹤看起来懒洋洋的,就像人一样,而喝完酒后,对河豚的美味也产生了怀疑。 竹林中的辛夷花与这里的美景颇为相似,仿佛是王维笔下辋川的诗意画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园亭中的美景,通过东风、杨柳、池台、石花、文窗、香阁等元素,构建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图景。诗中“饥来野鹤如人懒,饮去河豚亦自疑”一句,巧妙地以野鹤和河豚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结尾以“竹里辛夷差得似,天然一幅辋川诗”作结,将眼前景致与王维的辋川诗相提并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