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三首
一山一水又一乡,风风雨雨最凄凉。水山终始但车舟,风雨凭淩失春秋。
昨宵简历数秋光,九月下旬为降霜。杨柳多时欲萎落,莎鸡在户已深藏。
行子中道见时物,清朝如何不彷徨。彷徨还自念,念我容颜独秋当。
深愁素髭欺客至,难将短鬓较途长。征衣自加还自惜,忽闻暮响何茫茫。
想有羁人同旅怨,故令清砧厉空房。或因明月生离思,复令幽机覆流黄。
流黄满疋向月清,佳人刀尺就机鸣。思君腰带如畴昔,但妾愁多未能成。
听此令人伤远神,征夫相值愿传声。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拟:模仿,仿照。
- 行路难:乐府旧题,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 简历:简略地记录。
- 莎鸡:一种昆虫,即纺织娘。
- 彷徨:徘徊,心神不宁。
- 素髭:白色的胡须。
- 征衣:旅人穿的衣服。
- 羁人:旅人。
- 清砧:捣衣声。
- 流黄:黄色的绢。
- 畴昔:往昔,从前。
翻译
一座山,一条水,又是一个乡,风雨交加,最为凄凉。山水之间,只有车和船相连,风雨中,春秋已失。 昨晚简略记录了秋天的景象,九月下旬开始降霜。杨柳在多时已欲凋零,莎鸡在户内已深藏。 行人在路上看到这些景象,清晨怎能不感到彷徨。彷徨中又自思,想到我的容颜在秋天显得格外憔悴。 深愁中,白胡须似乎在嘲笑我这旅人,难以用短鬓来衡量旅途的长度。自己加衣又自怜,忽然听到暮色中的声响,感到一片茫然。 想象中,有旅人与我同感怨恨,所以让清脆的捣衣声响彻空房。或许是因为明月勾起了离别的思绪,又让幽暗的机杼覆盖了黄色的绢。 黄绢满匹,对着月光显得格外清冷,佳人拿着刀尺,靠近机杼发出声响。思念你的腰带还如往昔,但我愁多,无法完成。 听到这些,令人感到远方的神伤,征夫相遇,愿传递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山水、风雨、秋光等自然景象,以及行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离别的悲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风雨凭淩失春秋”、“征衣自加还自惜”等,深刻地刻画了行人的孤独和无奈。同时,通过对佳人思念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