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战城南,死河北,河鱼上食乌意逼。为鱼谓乌,莫竞微躯。 城东新战斗,尸尸枕藉尽肥腴。飞骑出没,残兵计谋。 敌踪今暂远,功赏可尸求。尸莫守,泣冤燐,闭腐口。 愿乌相食先自首,首蒙贼名安可朽。生负国恩,死为人冒功。 兵言何伤,尸心不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 肥腴:肥沃,这里指尸体肥壮。
  • 飞骑:快速骑兵。
  • 尸求:尸位素餐,指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
  • 冤燐:冤魂,燐指燐火,即鬼火。
  • 贼名:盗贼的名声。

翻译

在城南战斗,死在河北,河中的鱼儿上岸吃乌鸦,乌鸦的意图十分迫切。鱼儿对乌鸦说,不要争夺这微小的身躯。 城东又发生了战斗,尸体互相枕着垫着,都是肥壮的。快速骑兵出没,残余的士兵在谋划。 敌人的踪迹现在暂时远离,功绩和赏赐可以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尸体无法守护,哭泣的冤魂,闭着腐烂的口。 希望乌鸦互相吃食先从自己的头开始,头上有盗贼的名声怎么可以腐朽。活着时背负国家的恩惠,死后却被人冒领功劳。 士兵的话有什么可伤心的,尸体的心思不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无奈。通过“战城南,死河北”的简洁描述,展现了战场的惨烈。诗中“河鱼上食乌意逼”寓意深刻,暗示了战争中生命的脆弱和无助。后文通过“尸尸枕藉尽肥腴”等句,进一步以尸体的堆积来象征战争的残酷。最后,“愿乌相食先自首”等句,表达了士兵对死后名声的担忧和对生前行为的反思,反映了士兵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批判和对士兵命运的深切同情。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