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晋白纻舞歌诗

舞衣乍着双罗飘,却步帘屏近且遥。 呈躯欻举意盈饶,翔止低昂颜矜骄。 疾徐生节鸣佩瑶,宛转长褕称身腰。 进从飞鸟翼回飙,退旋秋水袜轻漂。 明明如月向风摇,下上流华云所招。 云风忽止倚羞娇,半发朱唇兰气敲。 回眸挥手助笙箫,掠鬓将前众企翘。 四座光临不敢嚣,随其所见目成挑。 掌上当年疑汉妖,白纻歌章有晋谣。 凡百君子乐清朝,观舞能言友宾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ū):忽然。
  • 矜骄 (jīn jiāo):自负而傲慢。
  • (yú):古代一种轻薄的衣料。
  • 企翘 (qǐ qiáo):仰望,期待。
  • (tiāo):轻薄,不庄重。

翻译

舞者的衣裳轻盈飘逸,步伐在帘幕与屏风间忽近忽远。身体展现得恰到好处,动作起落间面容带着骄傲。舞蹈节奏中佩饰发出悦耳声响,长衣宛如贴合身形。前进时如同飞鸟随风回旋,后退时又似秋水般轻盈。明亮的月光下,舞者如风中摇曳,上下翻飞的云彩仿佛在召唤。云与风突然停止,舞者带着羞涩的娇态,半启朱唇,兰香气息扑鼻。回眸挥手间,笙箫声随之而起,轻掠鬓发,众人仰望期待。四座的光芒降临,却不敢喧嚣,每个人的目光都随着舞者的身影而动。当年在掌上舞蹈的女子,仿佛是汉代的妖娆,白纻舞的歌谣在晋代流传。凡是有识之士都乐于欣赏这清明的朝代,观看舞蹈并能言谈的宾客显得轻薄而不庄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舞蹈的生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舞者的动态美和舞蹈的韵律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容词,如“双罗飘”、“翔止低昂”、“鸣佩瑶”等,生动地描绘了舞者的服饰、动作和表情,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舞蹈现场,感受到舞者的风采和舞蹈的魅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舞蹈艺术的赞美和对清明时代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文化艺术的尊重。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