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二首

小小邯郸宫,春春崇台柳。 常忧恩宠疏,不如民间妇。 谁知辞玉阶,朱颜镜中丑。 舞衣叠空厢,日夕从箕帚。 中夜起长吁,捧心增愧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邯郸(hán dān):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
  • 才人:古代宫廷中的一种女官。
  • 厮养卒:指宫中的杂役人员。
  • 崇台:高台。
  • 恩宠:皇帝的宠爱。
  • 玉阶:指皇宫中的台阶,象征高贵。
  • 朱颜:指美丽的面容。
  • 舞衣:跳舞时穿的衣服。
  • 箕帚:扫帚,指家务劳动。
  • 捧心:手捧心口,表示忧愁或痛苦。
  • 愧忸(kuì niǔ):羞愧不安。

翻译

小小的邯郸宫中,春天的崇台上柳树婆娑。 常常担心失去皇帝的宠爱,宁愿做个普通的民间妇女。 谁知道离开了皇宫的玉阶,美丽的容颜在镜中也显得丑陋。 跳舞的衣裳叠放在空荡的厢房,日复一日地从事着家务。 夜半时分起身长叹,手捧心口,心中充满了羞愧和不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邯郸宫中的才人,因失去皇帝的宠爱而被迫嫁给宫中的杂役人员。诗中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和对才人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她的无奈和悲哀。诗人通过对“恩宠”、“玉阶”、“朱颜”等词语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才人对过去荣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接受。最后两句“中夜起长吁,捧心增愧忸”更是深刻地揭示了才人的内心痛苦和自我反省,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引人深思。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