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三章
呦呦鹿鸣,天中有声。
诸宾百执,以及群英。
君子之吉,其光孔明。
人之好我,示我邦桢。
成人小子,誉髦斯平。
邦桢既获,我将我迎。
载玄载黄,篚筐是盛。
威仪百出,雅什三赓。
礼乐相食,诗章有名。
伐鼓坎坎,酒满歌行。
鼓瑟吹笙,至于卒成。
鹿鸣呦呦,天中有游。
芃芃棫朴,有乔有樛。
未见君子,载沉载浮。
苍苍在水,及彼葭秋。
凄凄露白,浥彼河洲。
刍荛遗之,君子求之。
薄言伐之,薄言揫之。
渒彼方舟,洄之游之。
载于王国,薪之槱之。
惟薪惟槱,君子之求。
君子有酒,嘉宾是酬。
呦呦鸣鹿,天中有族。
多士跄跄,诸宾穆穆。
凡我君子,并受王福。
载命而来,求人以复。
厥初求人,时维造育。
百年维树,三载维畜。
山川授灵,鬼神告牍。
自外及中,罔不夜夙。
有德成人,匪余敢独。
人之好我,旨酒甘蓄。
多士诸宾,暨其有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呦呦(yōu yōu):鹿的叫声。
- 孔明:非常明亮。
- 邦桢(bāng zhēn):国家的支柱,比喻重要的人才。
- 誉髦(yù máo):美好的名声。
- 篚筐(fěi kuāng):盛物的竹器。
- 雅什(yǎ shí):高雅的诗文。
- 赓(gēng):继续,接续。
- 伐鼓:敲鼓。
- 坎坎:鼓声。
- 芃芃(péng péng):茂盛的样子。
- 棫朴(yù pǔ):两种树名。
- 樛(jiū):树木向下弯曲。
- 刍荛(chú ráo):割草打柴的人。
- 揫(jiū):聚集。
- 渒(pài):水声。
- 洄(huí):水流回旋。
- 槱(yǒu):堆积。
- 跄跄(qiāng qiāng):行走有节奏的样子。
- 穆穆:庄重肃穆。
- 罔不:无不,没有不。
- 夜夙(yè sù):早晚,指日夜不停。
- 旨酒:美酒。
翻译
鹿儿呦呦叫,天空中回荡着声音。众多宾客和官员,以及各路英才。君子的吉祥,光芒非常明亮。人们喜爱我,向我展示国家的支柱。成人和年轻人,美好的名声平等地分布。国家的支柱已被获得,我将迎接他们。黑色和黄色交织,竹器中盛满了物品。礼仪和音乐百出,高雅的诗文连绵不断。敲鼓声坎坎,酒满歌行。弹瑟吹笙,直到完成。
鹿儿呦呦叫,天空中有着游荡的声音。茂盛的树木,有的高大有的弯曲。未见君子,心情起伏不定。苍苍的水面上,芦苇在秋天摇曳。凄凉的露水,湿润了河洲。割草打柴的人留下,君子寻求他们。轻轻地砍伐,轻轻地聚集。水声潺潺,船只在水中回旋游荡。载入王国,堆积木材。木材的堆积,是君子的追求。君子有美酒,嘉宾得以酬谢。
鹿儿呦呦叫,天空中有着族群的声音。众多士人行走有节奏,宾客庄重肃穆。凡是我们这些君子,都受到王的福祉。带着使命而来,寻求人才以回复。最初寻求人才,是时代的造育。百年树木,三年养畜。山川赋予灵气,鬼神告知秘密。从外到中,无不日夜不停。有德行的人成长,不是我敢独自承担的。人们喜爱我,美酒甘甜地储存。众多士人和宾客,以及他们的福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鹿鸣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礼仪和音乐的盛大场景,展现了君子与宾客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国家支柱的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音乐元素,如鹿鸣、树木、水声、鼓声、瑟声和笙声,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生动的氛围。通过对君子与人才关系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人才培育的深刻思考。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礼仪、音乐和人才的重视。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瑞金寇警 》 —— [ 明 ] 郭之奇
- 《 舟倦连日得诸山周旋晚泊斯隈口占二十韵酬之 》 —— [ 明 ] 郭之奇
- 《 过庐山绝句 》 —— [ 明 ] 郭之奇
- 《 宿州道中微雨望前山行云 》 —— [ 明 ] 郭之奇
- 《 内叔林韩海招同林翁曰提陈君玉柱脩禊凤凰台举酒对春山漫成二十韵 》 —— [ 明 ] 郭之奇
- 《 饱食卒岁因之自警四首 》 —— [ 明 ] 郭之奇
- 《 游滁山二十咏闰正前望冯邺仙大正邀游醉翁亭 》 —— [ 明 ] 郭之奇
- 《 柳中人四绝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