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桃花源

白头丫髻子,花里去如仙。 鸟弄云霞栅,人耕芝术田。 庚年看红蕊,生死在苍烟。 认著炉香去,瞿童火尚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丫髻子:指梳着两个发髻的童子。
  • 庚年: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庚年即庚子年。
  • 瞿童:指童子。

翻译

白发童子梳着双髻,在花丛中行走如同仙人。鸟儿在云霞般的栅栏中鸣叫,人们在种植着灵芝和草药的田里耕作。在庚子年观赏着盛开的花蕊,无论生死,都在苍茫的烟雾之中。认准了炉香的指引前往,那童子依旧在燃烧着火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桃花源景象,通过“白头丫髻子”、“花里去如仙”等词句,展现了童子的超凡脱俗。诗中“鸟弄云霞栅,人耕芝术田”进一步以田园风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结尾的“认著炉香去,瞿童火尚然”则暗示了某种永恒不变的真理或信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