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谢于楚周观国小脩李澄之王尚夫崔晦之刘绳之过智者堂访度门法师

数里碧阴森,高禅静亦吟。 趁花来远涧,听鸟入平林。 历尽摧车坂,稍存绕指金。 浮尘都歇尽,未歇唾壶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碧阴森:形容树木茂密,绿荫深邃。
  • 高禅:指高僧,这里指度门法师。
  • 趁花:随着花开的方向。
  • 听鸟:聆听鸟鸣。
  • 平林:平坦的树林。
  • 摧车坂:形容道路崎岖难行,坂(bǎn)指斜坡。
  • 绕指金:比喻柔软可变,这里形容心境的柔软和变化。
  • 浮尘:比喻世俗的烦恼和杂念。
  • 唾壶心:比喻内心的烦恼或不满,唾壶(tuò hú)指吐痰的器具。

翻译

数里之外,碧绿的树荫深邃而茂密,高僧在静谧中也吟咏。随着花开的方向来到远处的山涧,聆听鸟儿在平坦的树林中鸣叫。经历了无数崎岖难行的道路,心境依然保持着柔软和变化。世俗的烦恼和杂念都已消散,但内心的烦恼仍未完全平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里与友人一同访僧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反思。诗中“碧阴森”、“趁花”、“听鸟”等词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山林的静谧画面,而“摧车坂”、“绕指金”则巧妙地比喻了人生的艰难与心境的转变。最后两句“浮尘都歇尽,未歇唾壶心”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即使外在的烦恼已消,内心的不安仍难以平息,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