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久初晴

梅花吐冷魄,竹子舒烟尾。 晞影落寒檐,微微苔甲起。 向虚置楷床,卧听鸠妇喜。 发垆熨古灰,一片沉心死。 乍闻邻塾言,儿童摊润纸。 乳鸟背窗啼,花间掠红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晞影:阳光的影子。
  • 苔甲:苔藓的嫩芽。
  • 向虚:面向空旷之处。
  • 楷床:平整的床。
  • 鸠妇:指斑鸠。
  • 发垆:点燃炉火。
  • 熨古灰:用火烤热古旧的灰烬。
  • 沉心死:心境沉寂,如死一般。
  • 邻塾:邻近的私塾。
  • 摊润纸:铺开湿润的纸张。

翻译

梅花在冷雨后绽放,竹叶舒展如烟的尾巴。 阳光的影子落在寒冷的屋檐,微小的苔藓嫩芽开始生长。 面向空旷之处摆放平整的床,躺下聆听斑鸠的欢叫。 点燃炉火烤热古旧的灰烬,心境沉寂如死一般。 突然听到邻近私塾的声音,孩子们铺开湿润的纸张。 幼鸟背对着窗户啼叫,花间掠过红紫色的光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初晴的自然景象和宁静的生活氛围。诗中,“梅花吐冷魄,竹子舒烟尾”以梅花和竹子为意象,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生机。后文通过“晞影落寒檐”和“微微苔甲起”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后的自然变化。诗人在“向虚置楷床,卧听鸠妇喜”中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发垓熨古灰,一片沉心死”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沉静心境。结尾的“乳鸟背窗啼,花间掠红紫”则以生动的画面,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亮色和生机。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