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天行

乘赤雾,鞭鸾辙。路逢王子晋,玉箫已吹折。织女弄机丝,馀纬烂霄阙。 下土虮虱民,误唤作雌霓。张翁老且耄,举止多媟亵。 侍仙三万年,不曾见隆准。真人多窜左,天狐惨馀孽。 羲御失长鞭,牵牛叹河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雾:红色的雾气,这里指仙境中的景象。
  • 鸾辙:鸾鸟拉的车,象征仙人所乘。
  • 王子晋:传说中的仙人。
  • 玉箫:玉制的箫,常用于仙境中的音乐。
  • 织女:传说中的天女,负责织造天上的云锦。
  • 馀纬:剩余的丝线。
  • 烂霄阙:灿烂的天宫。
  • 虮虱民:比喻微不足道的人。
  • 雌霓:彩虹的一种,这里比喻微小的存在。
  • 张翁:指某个老人。
  • :年老。
  • 媟亵:不庄重,轻佻。
  • 隆准:高鼻梁,这里指高贵的人物。
  • 真人:真正的仙人。
  • 天狐:传说中的神狐。
  • 羲御:羲和,传说中驾驭日车的神。
  • 牵牛:即牛郎,与织女相隔银河的神话人物。

翻译

乘着红色的雾气,驱使着鸾鸟拉的车。在路上遇到仙人王子晋,他的玉箫已经吹断了。织女在弄着机丝,剩余的丝线灿烂地映照着天宫。

地上的微不足道的人们,错误地被称为雌霓。有个老人张翁,年老且举止轻佻。

在侍奉仙人的三万年里,从未见过高鼻梁的高贵人物。真正的仙人多被流放到左边,天狐留下的祸害令人悲痛。

羲和失去了长鞭,牵牛感叹河水的枯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仙境与人间交错的画面,通过对比仙境的辉煌与人间的卑微,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间的失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如王子晋、织女、羲和等,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世界。同时,通过对“虮虱民”和“张翁”的描写,讽刺了人间的庸俗与不堪。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