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恨篇为方子公赋
种得油麻未长,撇他李子何安。
宝枕鸳离丝断,金炉鸭死灰残。
忍啼一语两语,缠肠千端万端。
总角痴儿騃女,接命朝饔晚餐。
独自弓形吊影,谁人知煖知寒。
天上人间地下,死难鬼难妾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油麻:芝麻。
- 撇:抛弃。
- 鸳离丝断:指鸳鸯枕上的丝线断裂,比喻夫妻或情侣分离。
- 金炉:金属香炉。
- 鸭死灰残:指香炉中的香灰已经冷却,比喻情感的冷淡或消逝。
- 忍啼:忍住哭泣。
- 缠肠:形容心情纠结,难以释怀。
- 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束发成两角的样子,此处指年幼的孩子。
- 痴儿騃女:指天真无知的儿童。
- 朝饔晚餐:指早晚的饭食,这里表示日常生活的简单和重复。
- 弓形吊影:形容孤独无伴,形单影只。
- 知煖知寒:关心体贴,知道对方的冷暖。
- 天上人间地下:形容无处不在的思念和牵挂。
- 死难鬼难妾难:指无论生死,无论作为鬼魂还是妾,都难以摆脱的困境。
翻译
种下的芝麻还未生长,为何要抛弃他,让他如何安顿? 宝枕上的鸳鸯丝线断裂,金炉中的香灰已冷。 忍住哭泣,轻声细语,心中纠结,思绪万千。 年幼的孩子,每天重复着朝夕的饭食。 独自一人,形单影只,有谁知道我的冷暖? 无论天上人间还是地下,无论是生是死,无论是鬼是妾,都难以摆脱这困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恨和孤独之感。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油麻未长”、“鸳离丝断”、“金炉鸭死灰残”,来象征情感的脆弱和消逝。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年幼孩子的天真与自己的孤独,以及无处不在的思念和牵挂,进一步强化了主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袁宏道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