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昭质宪使得铜雀败瓦割而为三一以寄乃兄平倩其二遗余及小修弟

雕题蔽日楯连云,曾见英雄话使君。 近日骚坛谁鼎足,眼中依旧是三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雕题:雕刻的题字。
  • 蔽日:遮蔽阳光,形容建筑物高大。
  • (dùn):古代城墙上的矮墙,也指栏杆。
  • 连云:形容建筑物高耸入云。
  • 使君:古代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称。
  • 骚坛:指文坛,特别是诗歌领域。
  • 鼎足:比喻三方并立,势均力敌。

翻译

雕刻的题字遮蔽了阳光,栏杆高耸入云,曾经见证了英雄们谈论使君的往事。近日来,文坛上谁能够三足鼎立,眼前依旧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高大的建筑和曾经的英雄事迹,引出了对当前文坛状况的思考。诗中“雕题蔽日楯连云”一句,既展现了壮观的景象,也隐喻了历史的厚重。后两句则巧妙地运用“鼎足”和“三分”的比喻,表达了对文坛现状的深刻洞察,透露出一种对英雄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格局的感慨。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