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禅?(chán guān):禅门,指佛教寺院。
- 扃(jiōng):关闭。
- 天女粉:指天女散花时所撒的花粉。
- 梁尘:梁上的尘埃。
- 佛头青:指佛像头顶的青色。
- 六时:佛教中指一天中的六个时辰,即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
- 莲花漏:佛教中的一种计时器,形似莲花。
- 三教:指儒、佛、道三教。
- 贝叶经:古代印度用贝多罗树叶写成的经文,后泛指佛经。
- 衣下有珠:比喻内心深处隐藏的智慧或真理。
- 寤(wù):醒来。
- 曙明星:黎明时分的启明星,象征觉悟和智慧。
翻译
禅院避人,白日门常闭,庭院中竹树成荫。 野雀衔着天女散落的花粉,梁上的尘埃渐渐沾染了佛像的青顶。 僧人在一天的六个时辰里,都以莲花漏计时,礼拜佛像, 儒、佛、道三教的信徒们翻阅着贝叶经文。 你可知道,衣下隐藏着珍珠?醒来时,如同看到了黎明的启明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初夏时节与亲友同游禅院的静谧景象,通过“禅?避客”、“竹树阴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诗中“野雀半衔天女粉,梁尘渐污佛头青”巧妙地将自然与宗教元素结合,展现了禅院的日常与神圣。结尾的“衣下有珠”与“寤来如欲曙明星”则富含哲理,暗示了内心深处的智慧与觉悟,如同黎明的启明星,引领人们走向光明。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别石篑 其八 》 —— [ 明 ] 袁宏道
- 《 广陵曲戏赠黄昭质时昭质校士归 》 —— [ 明 ] 袁宏道
- 《 哭江进之 》 —— [ 明 ] 袁宏道
- 《 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周承明饮北安门水轩 》 —— [ 明 ] 袁宏道
- 《 集平山堂用平山字为韵偕游者方子两谢生也 》 —— [ 明 ] 袁宏道
- 《 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 》 —— [ 明 ] 袁宏道
- 《 新买得画舫将以为庵因作舟居诗 》 —— [ 明 ] 袁宏道
- 《 初夏同江进之坐孙内使池台感赋 其一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