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御宪佥治兵甘州

秋尽天山道几盘,萧萧韎韐塞霜寒。 材官似雪分行出,胡女如花隘路看。 白鼻騧前因舞袖,青油幕底拜呼韩。 知君解得从军乐,不畏沙场行路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御宪佥:指御史,负责监察的官员。
  • 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
  • 天山:此处指祁连山。
  • 韎韐(mèi gé):古代的一种军服,这里指士兵的服装。
  • 材官:指士兵。
  • 胡女:指边疆地区的女子。
  • 白鼻騧(guā):一种马,这里指骑兵的马。
  • 青油幕:指军帐。
  • 呼韩:古代匈奴的两位首领,这里泛指边疆的异族首领。

翻译

秋天的尽头,祁连山的道路蜿蜒曲折,士兵们的军服在塞外的霜寒中萧萧作响。士兵们像雪花一样整齐地列队而出,边疆的女子们如花般美丽,挤在路边观看。骑兵的马前,舞者挥动着袖子,青油帐幕下,人们向异族首领行礼。我知道你懂得从军的乐趣,不会畏惧沙场的艰难行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边疆的景象,通过“天山道几盘”、“萧萧韎韐塞霜寒”等词句,传达了边塞的荒凉与寒冷。诗中“材官似雪分行出,胡女如花隘路看”生动地展现了士兵出征的壮观场面和边疆女子的好奇与美丽。结尾“知君解得从军乐,不畏沙场行路难”则表达了对出征将领的理解与鼓励,展现了从军的豪情与乐观。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