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道中望太行

出门见太行,峰峦无终已。 征途作游情,置身如万里。 晓寂岩岫閒,心清林木倚。 所未历其巅,云霞出意底。 因有色声迎,悠然感目耳。 山灵愿幽人,相对非无以。 忘言可竟日,欲暮凉风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岩岫(yán xiù):山洞或山峰。
  • (xián):同“闲”,安静。
  • 林木倚:林木环绕。
  • 云霞出意底:云霞仿佛从心底升起。
  • 有色声迎:色彩和声音迎接。
  • 山灵:山中的神灵。
  • 幽人:隐士。
  • 忘言:无言,指心境宁静,无需言语。

翻译

出门便见到太行山,山峰连绵不绝。旅途中的心情如同游历,仿佛置身于万里之外。清晨的岩石和山峰显得十分宁静,心情也随着周围的林木而变得清新。虽然未曾攀登至山顶,但云霞仿佛从心底升起。色彩和声音迎接着我,让我感到愉悦。山中的神灵似乎愿意与隐士相伴,这种相对并非无意义。无需言语,便可静坐一整天,直到傍晚凉风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郭之奇在延津道中远望太行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宁静安详的心境。诗中“出门见太行,峰峦无终已”一句,即展现了太行山的雄伟壮观,又隐喻了诗人旅途的漫长与艰辛。而“云霞出意底”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