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雅诗二十首许由

许公苫块时,诚心动日知。 天子一忠臣,良繇孝子为。 我观民与物,岂不自亲推。 已识裁成意,应教罗织衰。 及夫献替日,亦惟宽厚贻。 箕裘洵国器,苏宋乃埙篪。 文章虽小技,巨手必孤持。 燕许如堪并,吴兢那可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苫块(shān kuài):古代丧礼中用以覆盖棺材的草席和土块。
  • 诚心:真诚的心意。
  • 天子: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 忠臣:忠诚于君主的臣子。
  • (yóu):由于。
  • 罗织:编织,比喻构陷。
  • 献替:献策和替代,指进言和代行职责。
  • 箕裘(jī qiú):比喻继承父业。
  • 苏宋:指苏轼和宋濂,两位文学家。
  • 埙篪(xūn chí):古代的两种乐器,比喻和谐。
  • 燕许:指燕太子丹和许由,两位古代贤人。
  • 吴兢:指吴起和范雎,两位古代政治家。

翻译

许公在丧礼中,真诚的心意感动了日神。天子有一位忠臣,正是因为他是一位孝子。我观察人民和万物,难道不是从亲近自己开始推及他人吗?我已经认识到这种裁决的意义,应该教导人们不要构陷他人。到了献策和代行职责的时候,也只有宽厚才能留下好名声。继承父业确实是国家的重器,苏轼和宋濂就像是和谐的乐器。文章虽然是小技艺,但大手笔必须独自坚持。燕太子丹和许由如果可以并列,吴起和范雎又怎能移动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许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忠孝之道的推崇。诗中,“诚心”、“忠臣”、“孝子”等词语体现了作者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同时,通过“我观民与物”等句,作者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道德行为能够影响社会和国家的和谐。诗的最后,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比较,强调了坚持原则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对个人责任的深刻理解。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