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除夕: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即春节的前夜。
- 晚眺:晚上远望。
- 日月相穷:指时间的流逝,日月的循环。
- 引岁除:引导岁月更替,即岁末。
- 古今元会:古今的开始和结束。
- 时光有意:时间似乎有其意志。
- 物象何心:自然界的景象似乎有自己的心意。
- 自卷舒:自然地展开和收缩,指自然的变迁。
- 新亭:新建的亭子,或指新地点。
- 故国:指故乡或旧时的国家。
- 伤心流水:悲伤的流水,比喻时光的流逝。
- 归墟:传说中的水名,比喻归宿。
- 新甲:新的开始,甲是天干的第一位,代表新的循环。
- 三秋:指秋季的三个月,这里泛指时间的长久。
- 一夜馀:剩余的一夜,指除夕夜。
翻译
日月交替,引导岁月更替至年末,古今的开始和结束又有什么不同呢?时间似乎有其意志,而自然界的景象又似乎有自己的心意,自然地展开和收缩。抬头望向新建的亭子,依傍着故国,悲伤的流水流向归宿之地。独自怜惜这千年一遇的新开始,还有三秋一夜的余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除夕夜晚的远眺,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岁月更替的感慨。诗中,“日月相穷引岁除”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而“古今元会复何如”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循环的思考。后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对自然变迁的感慨。结尾处,诗人以“独怜千载逢新甲”表达了对新开始的期待,同时“尚许三秋一夜馀”则流露出对时间余暇的珍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雪诗六首义取六出十九夜初闻雪 》 —— [ 明 ] 郭之奇
- 《 阅战国策有感而言十首荆轲入秦 》 —— [ 明 ] 郭之奇
- 《 泊大滩 》 —— [ 明 ] 郭之奇
- 《 春日山居即事十首 》 —— [ 明 ] 郭之奇
- 《 修邑志成有不察而斋怒者乃得谤又以有所誉来也感而赋之四首 》 —— [ 明 ] 郭之奇
- 《 伏夜苦暑神游四景意可清凉夕庭梧云 》 —— [ 明 ] 郭之奇
- 《 舍棹兼程以不得即就今础为恨 》 —— [ 明 ] 郭之奇
- 《 赠曹允大得假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