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偶题

强欲亲暾日,无那怯晓风。 缠绵悲二竖,坐起仗双童。 世路他如梦,浮名我失弓。 一番三径里,秋菊又成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tūn):初升的太阳。
  • 无那:无奈。
  • 二竖:指疾病。典出《左传·成公十年》,晋景公梦见疾病化为二竖子,躲入膏肓之间,后用以比喻疾病。
  • 坐起:指卧床不起。
  • 浮名:虚名。
  • 失弓:失去弓箭,比喻失去实际的东西。
  • 三径:指隐居的地方。
  • 秋菊:秋天的菊花,常用来象征高洁。

翻译

我勉强想要亲近初升的太阳,却无奈害怕清晨的风。 疾病缠绵,使我悲伤,只能依靠两个童子扶持才能坐起。 世间的路途对他来说如同一场梦,虚名对我而言就像失去了弓箭。 在隐居的地方,又一次看到秋天的菊花凋零。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因病而感到的无奈与悲伤。诗中,“强欲亲暾日”与“无那怯晓风”形成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力感。后两句通过“世路他如梦”和“浮名我失弓”的比喻,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结尾的“秋菊又成空”则以秋菊的凋零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