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偶成

冶媱岂不见,见之如青峦。 丝肉岂不听,听之如鸣湍。 听水无荡思,爱山无热颜。 辟如怀抱儿,絜手弄金丸。 山鸡眩其影,竟死白波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冶媱(yě yáo):指妖艳的女子。
  • 青峦:青翠的山峰。
  • 丝肉:指音乐与歌声。
  • 鸣湍:急流发出的响声。
  • 荡思:激荡的思绪。
  • 热颜:热情的面容。
  • 辟如:譬如。
  • 怀抱儿:怀中的婴儿。
  • 絜手(xié shǒu):轻轻地握着。
  • 金丸:金色的弹丸。
  • 山鸡:野鸡。
  • 眩其影:被自己的影子所迷惑。

翻译

面对妖艳的女子,我视之如青翠的山峰般淡然; 聆听音乐与歌声,我听之如急流般清脆。 听水声不会激起我内心的波澜,爱山色不会让我面露热情。 譬如怀中抱着婴儿,轻轻地玩弄着金色的弹丸。 野鸡被自己的影子所迷惑,最终死在了白色的波浪之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诱惑的超然态度。诗中,“冶媱”与“青峦”、“丝肉”与“鸣湍”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后两句通过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不受外界诱惑,保持内心清净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脱的情怀。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