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细柳营

细柳名传汉尉时,于今柳色戟须眉。 连旌自令风云合,坚壁宁誇介胄奇。 一日师中军礼见,千秋阃外将权知。 我来吊古方徐辔,天子当年不敢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细柳:指细柳营,汉代名将周亚夫的军营,因其军纪严明而闻名。
  • 汉尉:汉代的尉官,这里指周亚夫。
  • 戟须眉:形容军人的威武形象。
  • 连旌:连绵的旗帜。
  • 坚壁:坚固的壁垒。
  • 介胄:铠甲和头盔,代指武士。
  • 师中军礼见:在军队中以军礼相见。
  • 阃外:指城门之外,泛指战场。
  • 将权知:知道将领的权威。
  • 吊古:怀念古人或古事。
  • 徐辔:慢慢地驾驭马匹,比喻从容不迫。
  • 天子当年不敢驰:指汉文帝曾到细柳营视察,因军纪严明,不敢随意驰骋。

翻译

细柳营的名字流传自汉代的尉官时期,至今那里的柳树依旧显得威武。连绵的旗帜自然使风云汇聚,坚固的壁垒不夸耀武士的奇装。一日在军队中以军礼相见,千秋万代都知晓将领在战场外的权威。我来到这里怀念古人,从容不迫地驾驭马匹,就像当年的天子不敢在这里随意驰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细柳营的历史和现状,表达了对古代将领周亚夫及其严格军纪的敬仰。诗中“细柳名传汉尉时”一句,既点明了细柳营的历史背景,又通过“柳色戟须眉”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军营的威武气势。后文通过对军营景象的描述和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将领的权威和军纪的严明,体现了对古代军事文化的赞美和怀念。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