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

积雨漏岩壑,洪波压素流。 巢居倾野聚,穷乡鲜一留。 樵子挥长斧,渔人刺小舟。 纷纷碧渚际,历乱自相雠。 渔人谓樵子,此利固渔收。 溪山应有界,云何出位谋。 诸樵但摇首,连臂歌薪槱。 林峦岂余爱,尔亦缘木求。 我闻斯语辩,永叹世情偷。 满目悲陵谷,伤心畏戟矛。 谁能驱垄断,孰与破侵牟。 解维辞二物,鼓棹向群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积雨:连续下了很久的雨。
  • :渗透,这里指雨水渗透到岩壑中。
  • 洪波:大浪。
  • 素流:清澈的河流。
  • 巢居:指人们居住的地方。
  • 野聚:野外聚集的地方。
  • :很少。
  • 挥长斧:挥动长柄斧头。
  • 刺小舟:划动小船。
  • 碧渚:绿色的水边小洲。
  • 历乱:混乱无序。
  • 相雠:相互争斗。
  • 云何:为何。
  • 出位谋:越出自己的职责范围去谋划。
  • 薪槱:柴火。
  • 林峦:山林。
  • 侵牟:侵占掠夺。
  • 解维:解开系船的绳索。
  • 鼓棹:划桨。

翻译

连续的雨水渗透了岩壑,大浪压迫着清澈的河流。人们的住所被雨水冲垮,野外聚集的地方很少有人停留。樵夫挥动着长柄斧头,渔夫划动着小船。在绿色的水边小洲上,人们混乱无序地相互争斗。渔夫对樵夫说,这些利益本来就是渔夫的。溪山之间应该有界限,为何要越出自己的职责范围去谋划呢?樵夫们只是摇头,连臂歌唱着柴火。山林难道是我所爱的吗?你们也是为了求木而来到这里。我听到这些话后,深深地叹息世情的狡诈。眼前满是悲伤的陵谷,心中畏惧着戟矛。谁能驱赶垄断,谁又能打破侵占掠夺呢?我解开系船的绳索,划桨向着群鸥而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山林中渔樵生活的场景,通过渔夫与樵夫的对话,反映了人们为了生存而相互争斗的现实。诗中,“积雨漏岩壑,洪波压素流”描绘了雨后的景象,为后文的冲突埋下伏笔。渔夫与樵夫的对话揭示了人们对于资源争夺的无奈与悲哀,而“我闻斯语辩,永叹世情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世态的深深感慨。最后,诗人选择“解维辞二物,鼓棹向群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