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赠余宫烛者即席同刘元定方子公丘长孺陶孝若赋之
刻凤含鱼吐春燄,只拟蓬莱天上见。绿绨方底散青烟,一朝别却宫云面。
不照明珰翠步摇,书帷自剪读《离骚》。捍拨春雷罢不闻,细雨珠花滴小槽。
韩家灯檠夜相伴,离离朱粉烟黄卷。瓦瓶石臼竹方床,上有罗文折角砚。
莫道不如宫里时,高斋守尽兰心茜。邯郸才人嫁厮养,犹胜闭置閒宫殿。
柏梁宴罢霞成堆,昆明池底夜珠来。红膏自膻不得近,阿监但扫沉香灰。
汗花凝滴雪珠腻,蜀葵粉湿青虫醉。一石酒尽尚留髡,扇婢瓮儿烂熳睡。
烛龙传语九微光,输尽婪杯老閒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刻凤含鱼:形容宫烛的精美装饰。
- 春燄:春日的火光,这里指烛光。
- 绿绨方底:绿色的绸缎制成的烛台底部。
- 明珰翠步摇:明亮的耳饰和翠绿的步摇,这里指宫中的华丽装饰。
- 捍拨春雷:指拨动琴弦,发出如春雷般的声音。
- 细雨珠花:形容烛泪如细雨般滴落,形成珠状。
- 韩家灯檠:指韩愈家中的灯架。
- 离离朱粉:形容灯下书页上的朱砂标记。
- 罗文折角砚:有罗纹的砚台,角已磨损。
- 兰心茜:兰花的心,茜草的颜色,这里指高雅而深沉的情感。
- 邯郸才人:指有才华的女子。
- 厮养:指仆人。
- 柏梁宴:古代宫廷的宴会。
- 昆明池底夜珠:指昆明池底的珍珠,比喻珍贵之物。
- 红膏自膻:红色的膏脂,这里指珍贵的香料。
- 阿监:宫中的女官。
- 汗花凝滴雪珠腻:形容汗水凝结如雪珠般细腻。
- 蜀葵粉湿:蜀葵制成的粉末被湿气浸湿。
- 青虫醉:指青虫因酒香而醉。
- 留髡:指留下酒杯未尽的酒。
- 扇婢瓮儿:指扇风的女仆和酒瓮。
- 烂熳睡:形容睡得非常香甜。
- 烛龙:神话中的龙,这里指烛光。
- 九微光:微弱的光芒。
- 输尽婪杯:指饮酒过量。
- 老閒吏:老年的闲散官员。
翻译
宫烛装饰精美,宛如蓬莱仙境中的景象。绿色的绸缎烛台底部散发着青烟,一旦离开宫廷,便不再照见那华丽的装饰。
不再照亮那些明亮的耳饰和翠绿的步摇,只在书帷中独自剪烛,阅读《离骚》。拨动琴弦的声音停止后,只能听到细雨般的烛泪滴落在小槽中。
韩愈家中的灯架在夜晚相伴,书页上的朱砂标记清晰可见。瓦瓶、石臼和竹制的方床,上面放着有罗纹的砚台,角已磨损。
不要说这不如宫中时光,高雅的书斋中,情感深沉如兰花的心。有才华的女子嫁给仆人,也胜过被闲置在宫殿中。
柏梁宴会结束后,霞光如堆,昆明池底的珍珠在夜晚闪耀。珍贵的香料无法靠近,女官只能清扫沉香灰。
汗水凝结如雪珠般细腻,蜀葵制成的粉末被湿气浸湿,青虫因酒香而醉。一石酒饮尽后,仍留下未尽的酒杯,扇风的女仆和酒瓮都睡得非常香甜。
烛龙传话给那微弱的光芒,老年的闲散官员已饮尽婪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宫烛的描写,展现了宫廷与民间生活的对比。诗中,“刻凤含鱼”与“绿绨方底”描绘了宫烛的华丽与精致,而“书帷自剪读《离骚》”则体现了民间的简朴与文化追求。诗人通过对宫烛的命运变迁,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袁宏道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